降低出生缺陷與殘疾寶寶健康家庭幸福系列報道
第二道防線:孕產期保健和產前診斷
讓寶寶遠離先天殘疾
案例——黃女
士懷孕后一直擔心到醫院檢查會造成流產,不愿做產檢。十月懷胎,孩子生下來后,患有嚴重的先天性心臟病。黃女士難過之余,痛悔當初沒有通過產前B超和圍產期體檢早點發現問題,早做處理。
據深圳市婦幼保健院的統計數字表明,今年1~10月該院產前超聲診斷的胎兒畸形數達860例,阻止了具有重大缺陷如嚴重先天性心血管發育畸形、神經系統發育畸形、先天性脊柱裂、泌尿系統發育畸形等胎兒的降生,有效地減少了出生缺陷,提高出生人口素質。
該院產前診斷中心主任謝建生博士說,孕產期保健和產前診斷是減少出生缺陷干預的第二道防線,是“三道防線”的重中之重。他說,很多人不理解產前診斷術,對其懷有一種恐懼感,不能正確理解,約有一成的高危孕產婦懷有這種心理!捌鋵,一般情況下,確診過程是安全的,當醫生提出確診的建議時,建議孕婦接受檢查!蓖ㄟ^血清血篩查、B超檢查等多種手段,可發現70%的胎兒缺陷。
產科醫生指導,如發現停經后要及時到醫院檢查,懷孕2-3個月時到正規醫院建立孕期保健卡,接受規范的產前檢查。產前篩查能夠初步判定胎兒有無先天性缺陷和遺傳性疾病的風險。產前診斷則是通過生化、B超、染色體核型分析等檢查確定胎兒有無異常,這是預防有無嚴重遺傳病或先天性缺陷胎兒出生的一項有效而可靠的措施。通常所有孕婦都要進行產前篩查,但不一定都要做產前診斷,有高齡孕婦、夫妻一方有先天性代謝疾病、已生育過病兒的孕婦、夫妻一方或雙方有地中海貧血癥的孕婦等,都應當在醫生的指導下進行產前診斷。
據了解,深圳自2002年啟動“提高出生人口素質,減少出生缺陷與殘疾”的系統工程項目以來,全市產前篩查、產前診斷網絡、新生兒疾病篩查已逐漸建立起來,大大方便了信息反饋和追蹤工作。
近年來,政府相關部門的重視,令深圳的圍產期保健水準上了新臺階。據市婦幼保健院保健部李潤清主任介紹,目前全市各區的母子保健手冊已得到規范,全市孕產婦及兒童保健兩個系統管理的服務管理流程已實現計算機聯網服務。而記者從市衛生局也獲悉,今年將一如既往地延續去年的“降消”工作重點,并將爭取更大的突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