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孩子出現“肚子痛”時,大多數父母都會以為是飲食不當而造成的胃腸道疾病。殊不知許多小兒腎病都是從最初的“肚子疼”開始的,如小兒腎結石,急性腎炎,腎病綜合癥等。小兒對腹痛、腰痛部位多表述不清,父母如果也不太注意的話,就很容易造成病情的延誤。
兒童腎結石臨床表現不典型,主要表現為疼痛、血尿、惡心、嘔吐,可出現發熱、畏寒、寒顫等全身癥狀。不會說話的幼兒,常表現為不時的哭鬧,小便時哭鬧得更加厲害,或者出現血尿、發燒、寒顫、不欲食等癥狀;較大一點的孩子可能會訴說“肚子痛”,因為腎結石引起的腎區疼痛常從腰部或側腹部向下放射至膀胱區外陰部及大腿內側,常常是劇烈疼痛,孩子哭鬧,大汗淋漓,惡心嘔吐,也有發生疼痛性休克需要急救的。父母把小孩送入醫院后,對于大一點的小孩,醫生會問小孩哪里不舒服,有許多小孩都會指著腹部,假如醫生體檢不夠細心的話,有可能被誤診為“闌尾炎”、“腸痙攣”等。所以,小孩對疼痛部位表述不清楚,就有可能造成醫生的誤診,進一步造成延誤治療,使得原有的病情嚴重或惡化。因此,在這個時候,父母的敘述就非常重要了,比如說,父母注意到了孩子小便的異常,并告知醫生,那么,被誤診的可能性就很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