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生才20多天的小寶寶竟然患上了手足口病,幾天前被送到青島市婦兒醫院搶救。據了解,隨著氣溫的升高,從7月初開始,島城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頰炎又進入了高發期,各醫院兒科、感染科等病房小患者扎堆,不少家有二胎的寶寶都被老大傳染中招。年齡最小的患兒僅有20多天。醫生提醒,預防手足口病主要在于切斷傳染源,平時要做好衛生保健。
老大得病三天傳染老二
市民賈先生的大兒子今年三歲零三個月,一個月前,賈先生發現兒子的手、腳和嘴里長了一些小水泡,還出現了發燒的癥狀,經過診斷,發現孩子得的是手足口病,由于孩子病情不算嚴重,賈先生給孩子在醫院開了藥就帶著孩子回家了,沒想到,三天后,賈先生10個月的小兒子也出現了類似的癥狀,手腳和屁股也起了小皰疹,一檢查,原來二兒子也被傳染了手足口病。
無獨有偶,市民孟女士的大兒子幾天前也出現了發燒的癥狀,一度發燒到了39.7℃,嘴里、咽喉也長出了皰疹,到醫院一檢查,孩子得的是皰疹性咽頰炎,“孩子可能是在幼兒園里被傳染的,他們班里一共50多個小朋友,最近幾天有20多個孩子陸續請假,聽家長說很多是得了皰疹性咽頰炎。”孟女士告訴記者。而沒過幾天,孟女士的小兒子也中了招,她趕緊帶著孩子到醫院診治。
年齡最小患者僅有20天
“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頰炎是同類病毒引起的傳染病,每年的7、8月份都是手足口病和皰疹性咽頰炎的高發期,因為高溫濕熱容易引起病毒的傳播,今年因為5、6月份氣溫較往年偏低,因此發病情況比往年同期要少一些,不過現在也已經進入高峰期了,科里病床全都滿了。”青島市婦兒醫院感染科主任佟建寧告訴記者。
佟建寧介紹,現在科里每天的門診量都在七八十人左右,患病的患兒各個年齡段的都有,其中5歲以下的患兒多一些,主要是因為這部分孩子免疫力不高,容易被病毒侵襲。“我們最近接診的年齡最小的患者是個僅出生20多天的新生兒,孩子出生后很多親戚來探望,接觸的人很多,不知道誰攜帶病毒就把孩子給傳染了。”這名嬰兒隨后就出現了不適癥狀,手腳起了小皰疹,幸虧家長及時發現送到醫院及時就診。
一歲重癥寶寶戴呼吸機搶救三天脫險
“與去年不同,今年接診的重癥患兒相對較少,目前來看,僅有一個一歲多的孩子上了呼吸機。”佟建寧告訴記者。經過病原檢測,這名患兒是感染了病毒出現了免疫反應,呼吸頻率加快,一分鐘高達70多次,如果不及時治療,就會導致呼吸衰竭、肺水腫、肺出血等癥狀,醫護人員迅速給孩子上了呼吸機,經過三天的治療后,孩子的情況才穩定下來,目前已經度過了危險期。
傳染病重在預防,佟建寧提醒,預防手足口病主要在于切斷傳染源,平時做好衛生保健,勤洗手,孩子的玩具餐具定期消毒,在手足口病高發的時候,家長最好不要帶小孩去商場、超市等公共場所,家長和患兒都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加強鍛煉,提高機體抵抗力。值得注意的是,手足口病患者排毒時間長,患者在病情好轉后,即使癥狀消失的一段時間內也可能攜帶手足口病病毒而傳播給他人。因此,加強患者的管理也是防控手足口病的一個非常重要環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