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意漸濃,又步入了干燥的季節。由于季節交替,有些寶寶出現了胃口不適、腹脹、大便不暢等情況,給孩子造成了一定的痛苦,也給家長帶來極大的焦慮。今天,特來簡要談一談導致兒童便秘的常見原因以及相應對的方法,以期各位家長日常生活中對護理寶寶的方式有正確和科學的認識,來陪伴寶寶一起健康快樂地成長。
小兒便秘的基本原理
小兒便秘可分為習慣性便秘和器質性便秘。習慣性便秘主要是飲食結構不合理所引起的。寶寶飲食過細,纖維素攝入不足,對腸壁刺激不夠容易導致便秘;高蛋白攝入過量,容易使腸發酵菌相對減少而影響發酵,進而使大便干燥致密;飲食量不足時,由于腸道內殘渣較少,腹肌、腸肌張力不足、蠕動無力,也容易引起便秘。
器質性便秘是指由于臟器的器質性病變如消化道疾病所致的便秘。有些寶寶出現便秘是由于患有某些先天性疾病,如腸狹窄、腸梗阻、直腸或肛門狹窄、幽門痙攣、先天性幽門狹窄、先天性巨結腸等均可引起便秘。
科學飲食,預防便秘
針對因日常飲食結構而引發的習慣性便秘來說,日常配方奶粉選擇及輔食添加不科學是誘發便秘的一大關鍵因素。寶寶攝入的食物中,蛋白質過量而碳水化合物不足,使腸發酵菌相對減少,從而影響發酵,大便呈堿性、干燥而致便秘。若食物中含大量酪蛋白,糞便中含多量不能溶解的鈣皂致糞便增多,也容易便秘。因此防治小兒上火便秘需要均衡膳食、科學喂養。
寶寶成長過程中,需要注意營養攝入的均衡,通常到4~6個月就可以逐漸添加輔食了。除了母乳或者配方奶粉,應逐步給寶寶添加米粉、菜泥、肉泥、水果等輔食,進行混合食物喂養。通常情況下,建議8個月后再給嬰兒添加蛋黃,一歲后添加蛋清,蛋與肉都是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交替添加即可。此外,輔食要在喂奶前食用,這樣可以持續保持孩子的進食興趣,平衡腸胃功能。
另一方面,配方奶粉的選擇也需要更加科學。由于配方奶粉是以牛乳蛋白合成,相較人乳蛋白更不易被寶寶吸收。所以為了保證營養完善,嬰兒配方奶粉要求蛋白質含量比母乳中含量要稍高。從個別營養素的含量來看,人們認為奶粉比母乳更有營養。但需注意的是,如果營養元素過量的話,寶寶腸胃無法吸收,一樣會產生便秘的情況。
奶粉選擇很關鍵
現代人生活節奏緊張,許多新媽媽們常常會選擇用配方奶粉來取代母乳喂養。但對于0~6個月的嬰兒來說,母乳還是最佳的食物。母乳喂養的寶寶通常較少出現便秘癥狀,是因為母乳中含有生化酶,有助于寶寶腸胃消化;此外,母乳中還含有分解和緩、容易消化的天然乳糖,對寶寶的大腦發育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如果因條件有限,需要以配方奶作為補充,那么奶粉的選擇就非常關鍵了。眾所周知,嬰幼兒奶粉是以牛奶進行多道工序加工而成。配方奶粉通常會在基粉中添加許多營養元素來保證營養均衡。但由于加工工藝的問題,人工添加的營養素可能無法被寶寶順利的吸收,這就有可能造成寶寶便秘的情況。
此外,一些配方奶粉中的脂肪結構在體內不易溶解吸收,易于腸道內鈣等礦物質產生皂化反應形成難溶解的皂鈣,也會引起寶寶出現便秘、上火等現象。
對于以配方奶喂養且因寶寶便秘而困擾的家長來說,選擇奶粉除了關注其營養配方表,最好還要了解一下它的奶源地和加工工藝。好奶源是好奶粉的基礎,奶源地良好的生態環境能使奶粉的營養更全面、更天然,減少后期人工添加營養素的環節,更利于寶寶的消化吸收。奶粉的加工工藝也很重要,最好要避免選擇那些經過反復多次加熱處理的奶粉。部分擁有自己奶源的公司,可以直接將原產地的優質牛奶就近加工成奶粉,從工藝上不僅保證了牛奶的天然營養,還減少了反復加熱的過程,這使得寶寶腸胃能夠更好地吸收,從而有效降低了寶寶便秘的可能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