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醫院小兒內分泌、遺傳代謝病研究室主任顧學范教授說,引起兒童矮小的原因很多,但60%至80%的矮小癥病因不明,歸為特發性身材矮小。若不進行干預性治療,大多數患兒最終身高將低于正常人身高。
瑞金醫院兒內科王偉教授提醒,特發性矮小存在個性、自尊心、自信心和社交能力等心理行為方面的問題。特發性矮小兒童的抑郁癥總發生率為52.05%,通常有情緒不穩定、內向等個性特征,嚴重者還將影響患兒生活質量和心理健康。無論從外在身高因素,還是心理因素,兒童矮小癥及早治療不容忽視。此外,青少年在生長發育時會受到多種因素影響,除遺傳因素外,營養狀況也是主要原因之一。如果肌體得不到均衡營養,就會發生生長發育障礙,導致體格甚至智力障礙。
專家提醒,矮小患者的起治年齡對療效非常重要。國內70%的孩子在11至16歲才開始接受矮小治療,而在國外,59%的孩子在6至10歲就開始接受矮小治療了。
王偉教授特別提醒,家長可對照孩子身高,如果已出現異常,應盡早到醫院就診。研究表明,3歲之前丟失的身高靠以后的自然生長是很難補回來的,因此建議身材矮小的孩子最好在2至3歲一定要到正規醫院兒科內分泌科檢查,切不可胡亂相信一些保健品廣告。






